发布时间:2025-10-15 18:06:48    次浏览
“斯诺登事件”彻底曝光了美国以“棱镜”为代号的全球网络监控项目,代号从“棱镜”、“旅伴”到“肌肉发达”,内容从电子邮件、电话记录、通讯录、社交网络信息到手机定位信息,对象从外国领导人、外国民众到美国民众,没什么不在美国监听之列,“无处隐藏”正是对美国窃听全世界的最好写照。中国作为最大的受害国首当其冲,长期以来,美国对中国政府部门、机构、企业、大学、电信主干网络进行大规模监控、攻击以及入侵活动,美国的监听行动涉及中国领导人、普通网民、广大手机用户等。5月19日,美国司法部宣布以所谓网络窃密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美国这个当今世界最大的网络窃密者又来“贼喊捉贼”了。一场无声的硝烟在中美之间展开,作为第一回合,国信办通过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于5月26日公布了《美国全球监听行动记录》,揭露美国对全球和中国进行秘密监听的各种行径,包括:每天收集全球各地近50亿条移动电话纪录;窥探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手机长达十多年;秘密侵入雅虎、谷歌在各国数据中心之间的主要通信网络,窃取了数以亿计的用户信息;多年来一直监控手机应用程序,抓取个人数据;针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网络进攻,并把中国领导人和华为公司列为目标。这是中国官方第一次确认美国监听中国的事实,《美国是如何监视中国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一书,就是由国信办授权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编著,18位专家深度揭露美国的丑陋行径,本书的出版,代表了国家的一种声音,权威性高、数据准确、专家阵容强大,作为受害者的每个中国国民,都应该了解美国的这种丑恶行径,共同抵制和谴责美国悍然违反国际法、严重侵犯人权、危害全球网络安全的种种罪恶。2014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了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发布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揭露美国对全球进行的监听行动http://news.cntv.cn/2014/05/26/VIDE1401103446507444.shtml。2014年5月27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和第二十二版(全文)刊登了《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没有任何理由成为美国打着“反恐”旗号进行的秘密监听的目标。美国必须就其监听行动作出解释,必须停止这种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停止在全球网络空间制造紧张和敌意。棱镜门不过是曝光了美国情报部门非法监听全球的冰山一角,《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将全面揭开美“监听帝国”的画皮!且看美国是如何监视全球、如何监视中国如何、如何监视你我的! 推行网络霸权,长期非法监听全球,侵犯他国主权和他人隐私,美国竟然贼喊捉贼,不断炒作“中国网络威胁论”!且看网络“老大哥”美国如何扮演“网络受害者”嫁祸于人!目录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The United States’ Global Surveillance Record坚决反对网络霸权,建立国际网络新秩序撕掉网络世界霸权的伪善面纱揭开美“监听帝国”的画皮抛弃冷战思维,理性看待网络安全——评美国的“起诉中国黑客”闹剧美国“黑客说”抹黑中国意欲何为认清美国网络霸权行径的真实面目什么逻辑给了美国人“贼喊捉贼”的勇气?合作互信取决于美国的抉择美还将会针对我国挑起更多事端沉着应对美国网络安全新攻势美国的耳朵和鼻子太长了唤醒各国人民了解网络安全真相美国思科路由器预置“后门”意欲何为美国无孔不入的网络攻击行为令人发指美国起诉中国军官网络窃密是无中生有别有用心美国指控中国“网络窃密”欲嫁祸于人美国为何反复炒作中国“网络间谍”?美国起诉中国军人网络窃密的法律思考精彩书摘坚决反对网络霸权,建立国际网络新秩序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钱文荣中国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5月26日发表了《美国全球监听行动记录》,用大量事实揭露了美国利用自己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技术等领域的优势,肆无忌惮地对包括盟友在内的其他国家进行监听活动,足以证明美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全球网络霸权帝国。美国无孔不入的全球网络窃听和攻击行动是一种悍然违反国际法、严重侵犯人权、危害全球网络安全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国际社会的坚决抵制和反对。同时,再一次表明建立一个公正、平等、确保各国网络主权与国家安全和个人合法权利的国际网络新秩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美国的全球网络监听活动是按照美国国家安全局制订的一项代号名为“US-984XN”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即斯诺登披露的所谓“棱镜计划”实施的。从刚刚发表的这份《美国全球监听行动记录》中可以看出,美国的网络监控和窃听活动有几个主要特点:——监听范围遍及全球。——监听对象也是全球性的。——监听的内容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经济、金融等信息。——被监听的部门包括各国政府、军事机构、科研机构、企业、电信行业以及银行、交通、电力、教育等诸多关系国际民生的关键行业。中国的外交部、商务部、电信行业、银行、在国外的中资企业、大学等都是美国长期监听的对象。——监控的类型多达10项:信息电邮、即时消息、视频、照片、存储数据、语音聊天、文件传输、视频会议、登录时间、社交网络资料的细节,其中还包括监视、监听民众电话的通话记录以及监视民众的网络活动。——在组织上,形成了情报机构、政府与私营企业和科研机构三位一体的网络监听体系。美国彭博社2013年6月14日报道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等情报机构与美国数千家私营企业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它们会从这些企业获得敏感情报,同时也会向合作企业提供机密信息。美国还把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拉在一起,组成所谓“5只眼”国际情报联盟。美国编织如此大规模的全球监控网是史无前例的,它已成为贯彻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在世人面前赤裸裸地暴露了美国称霸全球的野心和霸权主义行径。自从去年斯诺登揭露了美国政府的全球监听活动以来,美国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处境。为此,它编造了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其中一个辩解是说,利用监听收集情报是为了国家安全需要,各国都有,彼此彼此。诚然,情报工作各国都有。但是,无论按照国际法还是美国法律,并非可以滥用。如在国际法上,外国国家领导人和外交官的活动是不准被监控的。又如,按照国际人权法和美国的法律,个人的隐私权是不容许侵犯的。但是,现在美国政府的所作所为连这些法律都不顾了。这明明是无法无天的霸权主义行径,哪里是通常所说的情报收集?!美国政府的另一个辩解是美国政府搜集国外企业的情报是“属于经济政策情报,也不会把搜集到的情报交给美国企业,因此,它有别于窃取公司的商业机密。”这完全是无赖的狡辩。前面所引彭博社的报道,已经足以证明美国通过网络监听到的情报不仅都被送到了白宫,而且其中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情报也被同时转交给了相关企业。这就是彭博社报道中所说的为什么“一些美国通信公司非常愿意向情报机构提供使用(它们在)海外的基础设施和通信数据的权利”,因为他们还可以从中得到回报。正如巴西总统罗瑟夫所指出的那样,美国监听不是为了安全和反恐,而是为了商业和战略目标。同时,美国的全球监听活动也暴露了美国宣扬的“网络自由”的虚伪。美国所宣扬的“网络自由”,是打着“网络自由”的旗号,行网络霸权之实。国际社会对美国这种肆无忌惮的网络霸权行径早有不满。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欧盟一些成员国早在2005年联合国主办的信息社会全球峰会上就强烈反对美国滥用独霸网络机构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特权监控和窃听各国网络的行径,要求建立一个独立、透明、由各国平等参与的新的国际网络管理机构。中国政府早在2010年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中提出,主张建立一个联合国框架下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构,并在2011年与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一起,共同向联合国递交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草案。可是所有这些倡议均遭到美国的反对。现在随着美国全球网络监听计划被暴露,国际社会更感到建立新的独立国际网络管理机构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国际社会应该团结起来,坚决反对和谴责网络霸权行径,在联合国主导下进行网络安全全球治理,建立国际网络新秩序,以维护共同的国际网络安全和各国共享的真正的网络自由。一、制定一项具有国际法效力的国际网络安全法公约,作为各国必须遵循的国际信息安全准则。它应该按照《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以尊重各国网络主权和个人隐私权为前提, 维护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的网络安全。二、建立一个在联合国框架下、全球范围内经过民主程序产生的、权威的、公正的互联网国际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应体现各国都有参与国际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的平等权利,合理分配互联网基础资源,促进全球互联网均衡发展等原则。三、将反对网络恐怖主义纳入联合国安理会反恐委员会的任务和议程。在由联合国召开的“2007年互联网管理论坛”上,东道国巴西代表说得好:“互联网是国际的,它不应该被一个国家权力所控制或服从于少数几个国家。互联网应成为大家共同的资源。”这应该是国际社会的共识。